楊國心:師傅,明天我要成為你
2016年11月23日 17:06機床商務網點擊:8543
【中國機床商務網 行業(yè)精英】手工銼削精度約為0.005毫米,僅相當于頭發(fā)絲的1/16,距離師傅方文墨的1/25還有一點差距,這點差距,楊國心有信心追上。
趕超師傅,做第二個方文墨,是他的夢想,他真的可以做到。
青春宣言:“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做第二個方文墨,也當個機臺前的大明星。”
沈飛大院里長大的追“星”族
和很多同齡人一樣,1994年出生的楊國心也是個“追星族”,不過他追的星可不是那些娛樂圈的明星,用他的話說,“真不明白,每天圍追堵截就是為了和那些明星合個影,現在年輕人咋了,追他們有啥用啊!”在他的心里,夠得上偶像的,是那些身穿工裝,在機臺前揮灑自如的工人“明星”。他的這種想法被很多同齡人“鄙視”,說他是小古董。可楊國心深知,這顆“古董心”早已有之。
他說,自己的追星之路從爺爺開始。楊國心從小生活在沈飛家屬區(qū),爺爺是一名飛機裝配工,小時候的楊國心喜歡去爺爺家。木質小汽車、鋼料大寶劍……爺爺總能變戲法一樣從那件深藍色工作服兜里給他變出各種玩具。他也會驕傲地拿到小朋友面前說:“這是我爺爺變給我的。”漸漸長大了,他知道爺爺是造大飛機的,于是,爺爺就成了他心中的男神。
“小時候對爺爺的崇拜超過了超人、奧特曼,更是覺著飛機既神奇又神秘!”楊國心說。
初中畢業(yè)后,楊國心不顧父母反對,堅持報考沈飛技校。“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要造大飛機,上技校才能靠近夢想。”楊國心說。
就為學藝偶像家門前轉
上技校后,楊國心似乎來到了理想的“王國”,他喜歡所在的學習環(huán)境。和其他愿意打游戲、玩手機的同學不同,他更癡迷于泡在學校的教室和實習室里。就這樣,他每學期都是出勤率高的學生,也自然成了老師身邊的“紅人”。
沈飛技校每年要承辦沈飛公司技能運動會,學校里上百臺機床成為一線職工實操的賽場。楊國心經常被老師派到賽場幫忙,整理操作臺、打掃衛(wèi)生、給選手做指引……他樂在其中。
直到2010年,他在考試現場看到方文墨,方文墨高大的形象本就吸引人,再加上他的技術,楊國心眼睛都看直了。方文墨在數控機床前站定,隨手拿起一個半成品零件,順著打磨頭緩緩移動,“嘶啦啦”濺落一片銀色碎屑。他舉起零件仔細端詳,轉身來到機器上繼續(xù)打磨……十幾分鐘后,4個外形毫無差別的零件整齊碼放在工作臺上。“加工公差為0.003毫米”,楊國心看到監(jiān)考老師檢驗零件誤差時,驚訝地喊出了聲。“這才是我的神,我的偶像。”
16歲的楊國心默默地記下方文墨的名字,上網一搜,才知道這位年輕的技師已是全國鉗工狀元。楊國心還得知方文墨也住在沈飛家屬區(qū),于是他每天放學都要在樓下轉悠一會兒,期望偶遇新晉偶像方文墨。
兩年多的時間,楊國心持續(xù)關注方文墨,也搜集了很多方文墨的信息。“我也是鉗工專業(yè)的,所以知道1/25對于鉗工來說多不容易,所以,我特別想拜他為師。”楊國心開始自己的追星夢。
我也想當大明“星”
楊國心把自己想拜方文墨為師的想法告訴了班主任老師,老師鼓勵他,只要把專業(yè)學好,肯定有機會。他白天上課,晚上到二樓的實訓基地練實操,就連寒暑假他都要進去練習。后來,看門的大爺都認識楊國心,和他說,“以后別總跳墻了,我給你留門。”
技校畢業(yè)考試,楊國心以鉗工專業(yè)的成績分配進入“方文墨班”。得到通知的下午,楊國心激動得跳了起來,想到追星夢竟然實現,他一宿都沒睡好覺。
進廠后,方文墨的人格魅力和的技藝更是吸引楊國心,而他的好學和專注也被師傅看在眼里。“我們14廠的工作強度比較大,關鍵件的生產都落在我們身上,我對徒弟要求也比較嚴格。”方文墨說。但楊國心從來沒掉過隊,師傅加班,他跟著,困了在機床旁瞇一會兒,師傅給楊國心確定了成長階段目標,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楊國心都按部就班進行。
近兩年來,14廠臨時計劃頻次多,時常遇到臨時計劃和批量生產任務交叉沖突的時候,這使得以組批生產為優(yōu)勢的加工工作變得被動、緊急。“方文墨班”的班組人員主動開展項目攻關,合理地把工段所有的相似零件合并同類項,把同尺寸、同類型、同品種的零件合并加工。楊國心憑借著對部分零件的加工經驗,仔細研究這批零件的加工方法,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與工藝人員、檢驗人員共同研究,制作統(tǒng)一便捷夾具,把從方文墨身上學到的技巧運用到實際生產當中。經共同努力,終于研制成功了統(tǒng)一式便捷夾具,既保證了產品的交檢合格率,又提高了生產效率,大大降低了一線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很多次見到楊國心的人,很難把他和產業(yè)工人聯系到一起,白凈的皮膚、俊朗的形象。看到大家質疑的表情,他說:“我基本天不亮就騎車去單位,天黑了才回家,根本就不給我機會曬黑啊!”可伸出手后,浸滿油漬的雙手還是像個工人樣,此時他又會說:“現在看著臟點,每天回家我都泡手,擦護手霜,就怕長繭子,師傅說,長繭子影響手辨識零件的誤差。”這個時候的他,露出憨憨的笑容,才更像一個實實在在的90后。
就是這樣一個90后,一步步走向成功:沈陽市技術標兵、沈飛技師。楊國心說:“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做第二個方文墨,也當個機臺前的大明星。” (原標題:楊國心:師傅,明天我要成為你)
(本文來源:中工網—遼寧職工報)
趕超師傅,做第二個方文墨,是他的夢想,他真的可以做到。
楊國心(右一)向方文墨(中)虛心請教
今年22歲的楊國心是沈飛年輕的技師,他不僅掌握鉗工、裝配鉗工兩個工資格證書,熟練掌握車工、電工等4個工種,他還是中航工業(yè)沈飛公司14廠里小有名氣的“創(chuàng)新小能手”。青春宣言:“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做第二個方文墨,也當個機臺前的大明星。”
沈飛大院里長大的追“星”族
和很多同齡人一樣,1994年出生的楊國心也是個“追星族”,不過他追的星可不是那些娛樂圈的明星,用他的話說,“真不明白,每天圍追堵截就是為了和那些明星合個影,現在年輕人咋了,追他們有啥用啊!”在他的心里,夠得上偶像的,是那些身穿工裝,在機臺前揮灑自如的工人“明星”。他的這種想法被很多同齡人“鄙視”,說他是小古董。可楊國心深知,這顆“古董心”早已有之。
他說,自己的追星之路從爺爺開始。楊國心從小生活在沈飛家屬區(qū),爺爺是一名飛機裝配工,小時候的楊國心喜歡去爺爺家。木質小汽車、鋼料大寶劍……爺爺總能變戲法一樣從那件深藍色工作服兜里給他變出各種玩具。他也會驕傲地拿到小朋友面前說:“這是我爺爺變給我的。”漸漸長大了,他知道爺爺是造大飛機的,于是,爺爺就成了他心中的男神。
“小時候對爺爺的崇拜超過了超人、奧特曼,更是覺著飛機既神奇又神秘!”楊國心說。
初中畢業(yè)后,楊國心不顧父母反對,堅持報考沈飛技校。“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要造大飛機,上技校才能靠近夢想。”楊國心說。
就為學藝偶像家門前轉
上技校后,楊國心似乎來到了理想的“王國”,他喜歡所在的學習環(huán)境。和其他愿意打游戲、玩手機的同學不同,他更癡迷于泡在學校的教室和實習室里。就這樣,他每學期都是出勤率高的學生,也自然成了老師身邊的“紅人”。
沈飛技校每年要承辦沈飛公司技能運動會,學校里上百臺機床成為一線職工實操的賽場。楊國心經常被老師派到賽場幫忙,整理操作臺、打掃衛(wèi)生、給選手做指引……他樂在其中。
直到2010年,他在考試現場看到方文墨,方文墨高大的形象本就吸引人,再加上他的技術,楊國心眼睛都看直了。方文墨在數控機床前站定,隨手拿起一個半成品零件,順著打磨頭緩緩移動,“嘶啦啦”濺落一片銀色碎屑。他舉起零件仔細端詳,轉身來到機器上繼續(xù)打磨……十幾分鐘后,4個外形毫無差別的零件整齊碼放在工作臺上。“加工公差為0.003毫米”,楊國心看到監(jiān)考老師檢驗零件誤差時,驚訝地喊出了聲。“這才是我的神,我的偶像。”
16歲的楊國心默默地記下方文墨的名字,上網一搜,才知道這位年輕的技師已是全國鉗工狀元。楊國心還得知方文墨也住在沈飛家屬區(qū),于是他每天放學都要在樓下轉悠一會兒,期望偶遇新晉偶像方文墨。
兩年多的時間,楊國心持續(xù)關注方文墨,也搜集了很多方文墨的信息。“我也是鉗工專業(yè)的,所以知道1/25對于鉗工來說多不容易,所以,我特別想拜他為師。”楊國心開始自己的追星夢。
我也想當大明“星”
楊國心把自己想拜方文墨為師的想法告訴了班主任老師,老師鼓勵他,只要把專業(yè)學好,肯定有機會。他白天上課,晚上到二樓的實訓基地練實操,就連寒暑假他都要進去練習。后來,看門的大爺都認識楊國心,和他說,“以后別總跳墻了,我給你留門。”
技校畢業(yè)考試,楊國心以鉗工專業(yè)的成績分配進入“方文墨班”。得到通知的下午,楊國心激動得跳了起來,想到追星夢竟然實現,他一宿都沒睡好覺。
進廠后,方文墨的人格魅力和的技藝更是吸引楊國心,而他的好學和專注也被師傅看在眼里。“我們14廠的工作強度比較大,關鍵件的生產都落在我們身上,我對徒弟要求也比較嚴格。”方文墨說。但楊國心從來沒掉過隊,師傅加班,他跟著,困了在機床旁瞇一會兒,師傅給楊國心確定了成長階段目標,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楊國心都按部就班進行。
近兩年來,14廠臨時計劃頻次多,時常遇到臨時計劃和批量生產任務交叉沖突的時候,這使得以組批生產為優(yōu)勢的加工工作變得被動、緊急。“方文墨班”的班組人員主動開展項目攻關,合理地把工段所有的相似零件合并同類項,把同尺寸、同類型、同品種的零件合并加工。楊國心憑借著對部分零件的加工經驗,仔細研究這批零件的加工方法,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與工藝人員、檢驗人員共同研究,制作統(tǒng)一便捷夾具,把從方文墨身上學到的技巧運用到實際生產當中。經共同努力,終于研制成功了統(tǒng)一式便捷夾具,既保證了產品的交檢合格率,又提高了生產效率,大大降低了一線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很多次見到楊國心的人,很難把他和產業(yè)工人聯系到一起,白凈的皮膚、俊朗的形象。看到大家質疑的表情,他說:“我基本天不亮就騎車去單位,天黑了才回家,根本就不給我機會曬黑啊!”可伸出手后,浸滿油漬的雙手還是像個工人樣,此時他又會說:“現在看著臟點,每天回家我都泡手,擦護手霜,就怕長繭子,師傅說,長繭子影響手辨識零件的誤差。”這個時候的他,露出憨憨的笑容,才更像一個實實在在的90后。
就是這樣一個90后,一步步走向成功:沈陽市技術標兵、沈飛技師。楊國心說:“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做第二個方文墨,也當個機臺前的大明星。”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467cc.cn/。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