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彎管機在加工過程中出現的五大缺陷?
一、常見彎管缺陷的分析
彎制管件被廣泛應用于機械行業(yè)的多種產品中,如空調配管行業(yè)、摩托車制造行業(yè)、汽車制造業(yè)、造船業(yè)、航空航天工業(yè)、石化、衛(wèi)浴潔具、五金制品、家具制造業(yè)、童車童床、休閑體育用品、運動器械、機械制造、油路管件制管、鍋爐及壓力容器制造行業(yè)。但在彎管過程中由于工藝條件或操作不當等原因可能會使彎出的管件產生各種各樣程度不同的缺陷,而這些缺陷的產生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外觀質量。如汽車的管路如果有缺陷,在使用一段時問后會導致管路漏油漏氣,從而影響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此,針對不同的缺陷類型找出其產生的原因從而及早采取對應的預防措施尤為重要。 一般來講,常見彎管缺陷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圓弧處變扁嚴重(橢圓形)、圓弧外側管壁減薄量過大、圓弧外側彎裂、圓弧內側起皺(波浪形皺紋)及彎曲回彈等。
二、解決措施
隨著彎管半徑的不同,缺陷產生的方式及部位有所不同,而且不一定同時發(fā)生,而彎曲工件的彈性回彈卻是不可避免的。彎管缺陷的存在對彎制管件的質量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管壁厚度變薄,必然降低管件承受內壓的能力,影響其使用性能;彎曲管材斷面形狀的畸變,一方面可能引起橫斷面積減小,從而增大流體流動的阻力,另一方面也影響管件在結構中的功能效果;管材內壁起皺不但會削弱管子強度,而且容易造成流動介質速度不均,產生渦流和彎曲部位積聚污垢,影響彎制管件的正常使用;回彈現象必然使管材的彎曲角度大于預定角度,從而降低彎曲工藝精度。因此,應在彎制之前采取對應措施防止上述缺陷的產生,以獲得理想的管件,保證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和外觀質量。在通常情況下,對于以下幾種常見缺陷,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下列措施:
1、圓弧處變扁嚴重(橢圓形)的管件:在進行無芯彎管時可將壓緊模設計成有反變形槽的結構形式:在進行有芯彎管時,應選擇合適的芯棒(必要時可采用由多節(jié)段芯棒組裝而成的柔性芯棒),正確安裝,并在安裝模具時保證各部件的管槽軸線在同一水平面上。
2、圓弧外側管壁減薄量過大:小半徑彎管時圓弧外側減薄是彎曲的工藝特點決定的,是不可避免的。為了避免減薄量過大,常用的有效方法是使用側面帶有助推裝置或尾部帶有頂推裝置的彎管機,通過助推或頂推來抵消管子彎制時的部分阻力,改善管子橫剖面上的應力分布狀態(tài),使中性層外移,從而達到減少管子外側管壁減薄量的目的。
3、圓弧外側彎裂: 首先應保證管材具有良好的熱處理狀態(tài),然后檢查壓緊模的壓力是否過大,并調整使其壓力適當,最后應保證芯棒與管壁之間有良好的潤滑,以減少彎管阻力及管子內壁與芯棒的摩擦力。
4、圓弧內側起皺:應根據起皺位置采取對應措施。若是前切點起皺,應向前調整芯棒位置,以達到彎管時對管子的合理支撐:若是后切點起皺,應加裝防皺塊,使防皺塊安裝位置正確,并將壓模力調整至適當;若圓弧內側全是皺紋,則說明所使用的芯棒直徑過小,使得芯棒與管壁之間的間隙過大,或者就是壓模力過小,不能使管子在彎曲過程中很好地與彎管模及防皺塊貼合。因此,應更換芯棒,并調整壓緊模使壓模力適當。
5、彎曲回彈:主要采用補償法和校正法來加以控制。補償法是通過綜合分析彎曲回彈的影響因素,根據彎曲時的各種條件和回彈趨勢,預先估算回彈量的大小,在設計制造模具時,修正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和幾何形狀,實現“過正”彎曲。校正法是在模具結構上采取措施,使校正力集中在彎角處,改變應力狀態(tài),力圖消除彈性變形,克服回彈。如拉彎工藝,在彎曲的同時施加拉力,使整個斷面都處于拉應力的作用下,卸載時彈性回復與變形方向一致,可明顯減小回彈量。
本站主營:彎管機
上一篇:內置液壓卡盤特殊高度的安裝技巧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467cc.cn/。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yè)發(fā)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guī)遭投訴的,一律由發(fā)布企業(yè)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