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探究電火花線切割的工藝
閱讀:2257 發(fā)布時間:2012-4-12
電火花數(shù)控線切割是電火花加工的一個分支,它是利用移動的細金屬絲作為工具電極,在金屬絲與工件間通以脈沖電流,利用脈沖放電的電腐蝕作用對工件進行切割加工的。電火花數(shù)控線切割加工零件的精度高,適應平面形狀復雜的零件的加工,具有應用靈活、加工周期短、節(jié)約材料等特點。目前在新產(chǎn)品的研制和開發(fā)中,大量采用線切割技術來直接切割零件,縮短研發(fā)周期。然而,再*的機床,如果沒有重視加工的工藝技術與操作技巧,沒有做到工藝合理。也是不能率地加工出高質(zhì)量的工件。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必須重視有關加工工藝。
1 脈沖電源的調(diào)整
脈沖電源是線切割加工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線切割加工工藝指標的zui關鍵的設備之一。其功能是把工頻的正弦交流電流轉(zhuǎn)變成適應電火花加工需要的脈沖電流,以提供電火花加工所需的放電能量。脈沖電流的性能好壞將直接影響加工的切割速度、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以及電極絲的損耗等。一般情況下,脈沖電源的調(diào)整,視工件的厚度而定。加工薄工件時,電參數(shù)應取小些,否則會使放電間隙增大,影響加工速度。加工厚工件時,電參數(shù)應取大些,但是脈沖波形前沿不能太陡,否則會使加工不穩(wěn)定,使零件的加工質(zhì)量下降。而脈沖寬度也要根據(jù)具體的加工要求而定。
例如要加工一個厚度為20~60mm的模具,表面粗糙度如為1.6~3.2μ,那么脈沖電源的電參數(shù)可以在以下范圍內(nèi)選取。
脈沖寬度:2~16μs;加工電壓:80~1OOV;脈沖間隙:5~9;功率管數(shù):2~6個
2 加工路線的設計
在加工中,由于工件內(nèi)部應力的釋放會引起工件的變形,所以在選擇加工路線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從工件端面開始加工,應從穿絲孔開始加工,如圖1所示;
(2)加工的路線距離端面(側(cè)面)應大于5mm;
(3)加工路線開始應從離開工件夾具的方向進行加工(即不要一開始加工就趨近夾具),zui后再轉(zhuǎn)向工件夾具的方向。如圖1所示由1段至2、3、4段;
圖1 加工路線的決定方法
(4)在1塊毛坯上要切出2個以上零件時,不應連續(xù)一次切割出來,而應從不同穿絲孔開始加工,如圖2所示。
從1塊工件上加工2個以上零件的加工路線
3 工件的裝夾
線切割加工機床的工作臺比較簡單,一般在通用夾具上采用壓板固定工件,但工件裝夾的形式及精度對機床的加工質(zhì)量及加工范圍有著明顯的影響,所以在工件裝夾上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待裝夾的工件其基準部位應清潔無毛刺,符合圖樣要求。對經(jīng)淬火的工件在穿絲孔或凹模類工件的臺階處,要清除淬火時的渣物及氧化膜表面,否則會影響其與電極絲問的正常放電,甚至卡斷電極絲。
(2)裝夾工件時,必須保證工件的切割部位位于機床工作臺縱向、橫向進給的允許范圍之內(nèi),避免超出極限。同時應考慮切割時電極絲運動空間。要注意不得使工件夾具在加工時與絲架相碰。
(3)裝夾位置應有利于工件的找正。
(4)夾具對固定工件的作用力應均勻,不得使工件變形或翹起,以免影響加工精度。
(5)細小、精密、薄壁的工件應先固定在不易變形的輔助小夾具上才能進行裝夾,否則無法加工。
工件很好地安裝在機床工作臺后,在進行夾緊前,應*行工件的平行度校正,即將工件的水平方向調(diào)整到角度。一般情況下,調(diào)整到工件的側(cè)面和機床運動的坐標軸平行即可。
4 工作液的選擇
從放電理論方面分析,可以清楚知道工作液對電火花數(shù)控線切割比電火花成形加工要重要得多。在加工中,工作液主要起到絕緣、冷卻、排屑,并在加工中增強放電爆炸力等作用。如果電極絲和工件之間沒有工作液,就無法正常加工,不是短路就是引發(fā)電弧,甚至引起斷絲。所以工作液直接影響到加工的順利進行,并且對其切割速度、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等均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在加工中如果工作液過于臟污,必須及時更換。另外工作液濃度的選擇也必須根據(jù)加工零件的精度、厚度而改變。如果要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好的薄壁零件,那么工作液的濃度要選擇大些,并且這個工件在加工過程中不要停機;而對厚度大的工件,工作液的濃度要小些。這樣才有利于工件加工的順利進行。
5 加工過程中斷絲的處理
加工過程中發(fā)生斷絲,首先應立即關閉電源和變頻開關,再關閉工作液泵及走絲電動機,把變頻粗調(diào)置于“手動”一邊,打開變頻開關,讓機床工作臺繼續(xù)按原程序走完,zui后回到起點位置重新穿絲加工。若工件較薄,可就地穿絲,繼續(xù)切割。
若加工快結束時斷絲,可考慮從末尾進行切割,但需重新編制一部分程序。當加工到二次切割的相交處時,要及時關閉脈沖電源和機床,以免損壞已加工表面。
若斷絲不能再用,必須更換新絲時,應測量新絲的直徑。若斷絲直徑和新絲直徑相差較大,就要重新編制程序以保證加工精度。
6 短路的排除
短路是線切割加工中常見故障之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加工參數(shù)選擇不當造成短路;
(2)工作液濃度太高造成排屑不暢而引起短路;
(3)導輪和導電塊上的電蝕物堆積太多引起短路。
發(fā)生短路時,應立即關掉變頻電路待其自行消除短路;若沒有成功,再關掉高頻電源,用酒精、汽油等沖洗短路部分。如果此時還不能消除短路,必須將電極絲抽出退回到起始點重新加工。
從目前實驗過程統(tǒng)計,注意以上幾個方面的加工工藝參數(shù)與技巧,工件的合格率由原來的99.4%提高到100%,生產(chǎn)率在原來基礎上提高了12.3%。雖然影響電火花數(shù)控線切割加工質(zhì)量與效率的因素很多,但只要對其進行系統(tǒng)地分析,掌握加工技巧,就可以充分發(fā)揮電火花數(shù)控線切割技術的功能。
1 脈沖電源的調(diào)整
脈沖電源是線切割加工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線切割加工工藝指標的zui關鍵的設備之一。其功能是把工頻的正弦交流電流轉(zhuǎn)變成適應電火花加工需要的脈沖電流,以提供電火花加工所需的放電能量。脈沖電流的性能好壞將直接影響加工的切割速度、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以及電極絲的損耗等。一般情況下,脈沖電源的調(diào)整,視工件的厚度而定。加工薄工件時,電參數(shù)應取小些,否則會使放電間隙增大,影響加工速度。加工厚工件時,電參數(shù)應取大些,但是脈沖波形前沿不能太陡,否則會使加工不穩(wěn)定,使零件的加工質(zhì)量下降。而脈沖寬度也要根據(jù)具體的加工要求而定。
例如要加工一個厚度為20~60mm的模具,表面粗糙度如為1.6~3.2μ,那么脈沖電源的電參數(shù)可以在以下范圍內(nèi)選取。
脈沖寬度:2~16μs;加工電壓:80~1OOV;脈沖間隙:5~9;功率管數(shù):2~6個
2 加工路線的設計
在加工中,由于工件內(nèi)部應力的釋放會引起工件的變形,所以在選擇加工路線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從工件端面開始加工,應從穿絲孔開始加工,如圖1所示;
(2)加工的路線距離端面(側(cè)面)應大于5mm;
(3)加工路線開始應從離開工件夾具的方向進行加工(即不要一開始加工就趨近夾具),zui后再轉(zhuǎn)向工件夾具的方向。如圖1所示由1段至2、3、4段;
圖1 加工路線的決定方法
(4)在1塊毛坯上要切出2個以上零件時,不應連續(xù)一次切割出來,而應從不同穿絲孔開始加工,如圖2所示。
從1塊工件上加工2個以上零件的加工路線
3 工件的裝夾
線切割加工機床的工作臺比較簡單,一般在通用夾具上采用壓板固定工件,但工件裝夾的形式及精度對機床的加工質(zhì)量及加工范圍有著明顯的影響,所以在工件裝夾上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待裝夾的工件其基準部位應清潔無毛刺,符合圖樣要求。對經(jīng)淬火的工件在穿絲孔或凹模類工件的臺階處,要清除淬火時的渣物及氧化膜表面,否則會影響其與電極絲問的正常放電,甚至卡斷電極絲。
(2)裝夾工件時,必須保證工件的切割部位位于機床工作臺縱向、橫向進給的允許范圍之內(nèi),避免超出極限。同時應考慮切割時電極絲運動空間。要注意不得使工件夾具在加工時與絲架相碰。
(3)裝夾位置應有利于工件的找正。
(4)夾具對固定工件的作用力應均勻,不得使工件變形或翹起,以免影響加工精度。
(5)細小、精密、薄壁的工件應先固定在不易變形的輔助小夾具上才能進行裝夾,否則無法加工。
工件很好地安裝在機床工作臺后,在進行夾緊前,應*行工件的平行度校正,即將工件的水平方向調(diào)整到角度。一般情況下,調(diào)整到工件的側(cè)面和機床運動的坐標軸平行即可。
4 工作液的選擇
從放電理論方面分析,可以清楚知道工作液對電火花數(shù)控線切割比電火花成形加工要重要得多。在加工中,工作液主要起到絕緣、冷卻、排屑,并在加工中增強放電爆炸力等作用。如果電極絲和工件之間沒有工作液,就無法正常加工,不是短路就是引發(fā)電弧,甚至引起斷絲。所以工作液直接影響到加工的順利進行,并且對其切割速度、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等均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在加工中如果工作液過于臟污,必須及時更換。另外工作液濃度的選擇也必須根據(jù)加工零件的精度、厚度而改變。如果要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好的薄壁零件,那么工作液的濃度要選擇大些,并且這個工件在加工過程中不要停機;而對厚度大的工件,工作液的濃度要小些。這樣才有利于工件加工的順利進行。
5 加工過程中斷絲的處理
加工過程中發(fā)生斷絲,首先應立即關閉電源和變頻開關,再關閉工作液泵及走絲電動機,把變頻粗調(diào)置于“手動”一邊,打開變頻開關,讓機床工作臺繼續(xù)按原程序走完,zui后回到起點位置重新穿絲加工。若工件較薄,可就地穿絲,繼續(xù)切割。
若加工快結束時斷絲,可考慮從末尾進行切割,但需重新編制一部分程序。當加工到二次切割的相交處時,要及時關閉脈沖電源和機床,以免損壞已加工表面。
若斷絲不能再用,必須更換新絲時,應測量新絲的直徑。若斷絲直徑和新絲直徑相差較大,就要重新編制程序以保證加工精度。
6 短路的排除
短路是線切割加工中常見故障之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加工參數(shù)選擇不當造成短路;
(2)工作液濃度太高造成排屑不暢而引起短路;
(3)導輪和導電塊上的電蝕物堆積太多引起短路。
發(fā)生短路時,應立即關掉變頻電路待其自行消除短路;若沒有成功,再關掉高頻電源,用酒精、汽油等沖洗短路部分。如果此時還不能消除短路,必須將電極絲抽出退回到起始點重新加工。
從目前實驗過程統(tǒng)計,注意以上幾個方面的加工工藝參數(shù)與技巧,工件的合格率由原來的99.4%提高到100%,生產(chǎn)率在原來基礎上提高了12.3%。雖然影響電火花數(shù)控線切割加工質(zhì)量與效率的因素很多,但只要對其進行系統(tǒng)地分析,掌握加工技巧,就可以充分發(fā)揮電火花數(shù)控線切割技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