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機械性能的含義和應用:
閱讀:1392 發(fā)布時間:2013-2-27機械性能的含義和應用
一:機械性能含義
機械性能是金屬材料的常用指標的一個集合。在機械制造業(yè)中,一般機械零件都是在常溫、常壓和非強烈腐蝕性介質中使用的,且在使用過程中各機械零件都將承受不同載荷的作用。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性能,稱為機械性能(或稱為力學性能)。金屬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的使用范圍與使用壽命。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是零件的設計和選材時的主要依據。外加載荷性質不同(例如拉伸、壓縮、扭轉、沖擊、循環(huán)載荷等),對金屬材料要求的機械性能也將不同。常用的機械性能包括:強度、塑性、硬度、沖擊韌性、多次沖擊抗力和疲勞極限等。下面將分別討論各種機械性能
常說的機械性能主要有:彈性、塑性、剛度 時效敏感性、強度、硬度、沖擊韌性、疲勞強度和斷裂韌性等。
鋼材經過冷加工后,在常溫下存放15-20天,或加熱至100-200度并保持2小時左右,這個過程稱為時效處理。所謂時效敏感性:因時效作用導致鋼材性能改變的程度。一般,鋼材的機械強度提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
二:機械性能的相關概念
彈性:金屬材料受外力作用時產生變形,當外力去掉后能恢復其原來形狀的性能。塑性: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而不致引起破壞的能力。剛度:金屬材料在受力時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強度: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變形和斷裂的能力。硬度:金屬材料抵抗更硬的物體壓入其內的能力。沖擊韌性:金屬材料抵抗沖擊載荷作用下斷裂的能力。疲勞強度:當金屬材料在無數次重復活交變載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斷裂的zui大應力。斷裂韌性:用來反映材料抵抗裂紋失穩(wěn)擴張能力的性能指標。
三:機械性能應用
通常說一種金屬機械性能不好,是指它易折,易斷,或者沒有良好的打磨延展性。一般純金屬的機械強度都要弱于合金的強度,舉例來說就是鋼的性能好于鐵,后者的純度更高。
友情鏈接:拖鏈,塑料拖鏈,防護罩,排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