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文章
外圓磨床磨外圓及臺階面的磨削方法介紹
閱讀:1152 發(fā)布時間:2022-11-22一、外圓磨床外圓磨削的辦法。
1、縱向磨削法。
縱向磨削法是常用的磨削辦法,磨削時,工作臺作縱向往復(fù)進給。砂輪作周期性橫向進給,工件的磨削余量要在多次往復(fù)行程中磨去。
2.縱向磨削法(簡稱縱向法)的特色:在砂輪整個寬度上,磨粒的工作情況不一樣,砂輪左端面(或右端面)尖角擔負主要的切削效果。工件部分磨削余量均由砂輪尖角處的磨粒切除,而砂輪寬度上絕大部分磨粒擔負削減工件外表粗糙度值的效果。縱向磨削法磨削力小,散熱條件好,可獲得較高的加工精度和較小的外表粗糙度值。勞動出產(chǎn)率低。磨削力較小,適用于細長、精細或薄壁工件的磨削。
3、切入磨削法。
切入磨削法又稱橫向磨削法。被磨削工件外圓長度應(yīng)小于砂輪寬度,磨削時砂輪作接連或接連橫向進給運動,直到磨去悉數(shù)余量為止。砂輪磨削時無縱向進給運動。粗磨時可用較高的切入速度;精磨時切入速度則較低,以避免工件燒傷和發(fā)熱變形。
4、切入磨削法(簡稱切入法)的特色:整個砂輪寬度上磨粒的工作情況相同,充沛發(fā)揮一切磨粒的磨削效果一起,由于選用接連的橫向進給,縮短磨削的根本時間,故有很高的出產(chǎn)功率。徑向磨削力較大,工件簡單發(fā)生彎曲變形,一般不適宜磨削較細的工件。磨削時發(fā)生較大的磨削熱,工件簡單燒傷和發(fā)熱變形。砂輪外表的形態(tài)(修整痕跡)會復(fù)制到工件外表,影響工件外表粗糙度。為了消除以上缺陷,可在切入法終了時,作細小的縱向移動。切入法因受砂輪寬度的約束,只適用于磨削長度較短的外圓外表。
5、分段磨削法。
分段磨削法又稱綜合磨削法。它是切入法與縱向法的綜合應(yīng)用,即先用切入法將工件分段進行粗磨,留0.03—0.04mm余量,后用縱向法精磨至尺度。這種磨削辦法即利用了切入法出產(chǎn)功率高的長處,又有縱向法加工精度高的長處。分段磨削時,相鄰兩段間應(yīng)有5—10mm的堆疊。這種磨削辦法適合于磨削余量和剛性較好的工件,且工件的長度也要恰當。考慮到磨削功率,應(yīng)選用較寬的砂輪,以減小分段數(shù)。當加工外表的長度約為砂輪寬度的2—3倍時為佳狀況。
6、深度磨削法。
這是一種用的較多的磨削辦法,選用較大的背吃刀量在一次縱向進給中磨去工件的悉數(shù)磨削余量。由于磨削根本時間縮短,故勞動出產(chǎn)率高。深度磨削法的特色:宜磨削剛性好的工件,磨床應(yīng)具有較大功率和剛度。磨削時選用較小的單方向縱向進給,砂輪縱向進給方向應(yīng)面向頭架并鎖緊尾座套筒,以避免工件掉落。砂輪硬度應(yīng)適中,且有良好的磨削功能。
二、臺階面的磨削辦法。
工件的臺階面可在磨好外圓以后,用手移動工作臺借砂輪端面磨出。磨削時,需將砂輪橫向稍微退出一些,手搖工作臺,待砂輪與工件端面觸摸后,作接連的進給,并注意澆注充沛的切削液,以免燒傷工件。通常可將砂輪端面修成內(nèi)凹形,以削減砂輪與工件的觸摸面積,進步磨削質(zhì)量。
磨削臺階面,砂輪受著很大的側(cè)面壓力,因而,操作時要細心地移動工作臺,當工件端面與砂輪觸摸后,可用手悄悄敲打縱向進給手輪,是進給量小而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