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ATOS三維掃描儀在3D玻璃中應用
閱讀:126 發(fā)布時間:2022-10-15隨著5G通訊技術的要求,非電磁材料得到了重大的發(fā)展機遇,類如玻璃,陶瓷,紛紛進入了各主機廠商的視野,精美炫麗的外觀也博得了大眾的喜愛,3D玻璃也從而成為手機,車載觸屏行業(yè)的新寵。但面對市場爆發(fā)性的需求,我們的產率一直沒法得到很好的滿足,3D曲面玻璃的加工工藝依然面臨著諸多技術的難題。
來自德國GOM公司的ATOS三維掃描儀在3D玻璃檢測領域,有著兼具快速與全面的檢測特點,能給大家在研發(fā)與品質管控方面帶來具有實踐性指導意義的可視化方案。
3D玻璃工藝流程關鍵的地方比較集中前段的2D玻璃狀態(tài)的白板,熱彎后,以及拋光強化后的形變,尺寸與厚度,包括后續(xù)的外觀裝飾。ATOS三維掃描儀主要解決的是在3D玻璃開發(fā)前段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CNC開料后需進行精雕磨邊與開孔處理,為確保熱彎前玻璃白板的尺寸正確性,可以通過ATOS進行三維掃描,確認此時的白板玻璃尺寸,厚度與平整度,可以看到綠色的全域肉厚問題,以及此時孔位的大小與尺寸位置。
當玻璃達到軟化點后,鑒于石墨模具對產品的熱彎成型尺寸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為確保模具的加工準確性,通過ATOS進行三維掃描,可以全域分析石墨模具加工問題。從下圖中可以看到此時石墨模具的整體加工問題不大,但在局部R角圓弧位置(藍色)出現了過切的現象,傳統(tǒng)的點測有可能無法發(fā)現該問題點。
熱彎過程中由于產品經過加熱軟化再到保壓冷卻成型,難免出現形變,通過ATOS三維掃描試模的樣件,可以快速判斷產品的整體翹曲形變趨勢(紅色為翹曲,藍色為凹陷),為我們模具修改與設備參數提供全面有效的分析報告。
熱彎后玻璃表面也難免會出現麻點等表面瑕疵,需要后續(xù)進行拋光處理,拋光過程由于拋光設備材料的損耗,容易導致拋光厚度不均勻,出現良品率不高之現象,透過ATOS三維掃描,能夠有效發(fā)現產品厚度不均,估計拋光材料之使用壽命。
另一方面,熱彎后的曲面玻璃,目前市場上的玻璃大概在0.4–0.7mm的厚度之間,比較脆,如果沒有強化,基本上輕輕一捏就碎,化學強化可以利用溶液的鉀離子與玻璃(硼酸鈉)的鈉離子進行交換,增強玻璃強度,但由于形成表面的可能會產生擠壓應力,如果壓應力過高,會引起產品變形,通過ATOS三維掃描,可以對強化的形變進行分析。
當然,對于品質部門來說,ATOS也能實現對3D玻璃的相關二維尺寸,高度,線輪廓度,面輪廓度,以及SPC品質過程分析。
至此,通過ATOS三維掃描3D曲面玻璃,實現了從開料到產品成型的品質過程管控。對于目前3D觸控行業(yè),產業(yè)量大競爭激烈,各廠家都為此出極大的心血精力,產品的研發(fā)時間效率的提升顯得格外的重要,GOM團隊亦將一如既往地通過前沿的3D量測技術為大家在觸控制造業(yè)帶來劃時代的解決方案,期待與大家一同推進產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