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shù)控折彎種類有哪些?怎樣選擇折彎類型?
其中V折彎又包含以下三種:點接觸折彎、觸底折彎和沖壓折彎。
由于V型折彎在實際加工中運用的比較廣泛,那么今天我們主要講一講V型折彎中我們必須了解的事。
二、怎樣選擇下模V寬?
板厚(t) mm | 0.5~2.6 | 3.0~8.0 | 9.0~10 | 12以上 |
V寬(V) mm | 6×t | 8×t | 10×t | 12×t |
三、怎樣計算折彎所需壓力?
拿到加工圖紙后,要根據(jù)圖紙上的信息計算折彎所需的壓力。每次都要逐一計算,非常浪費時間。
AMADA根據(jù)幾十年*的幾萬家客戶收集的加工數(shù)據(jù)總結(jié)了出下述的折彎壓力表。只需要對照下表,根據(jù)圖紙上的材料板厚和V寬就可以找出對應(yīng)的折彎壓力,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在壓力表中選定材料的「板厚」(t)與折彎的「內(nèi)側(cè)半徑」(ir)后,就可查詢到以下信息:
①折彎1m此種材料時所需的壓力(ton/m)。
②折彎時使用模具的V寬(mm)。
③可折彎的小折彎邊長度(mm)。
四、怎樣選擇下模?
選擇下模的3原則:
① 沖壓折彎時→需要下模V槽角度為90°的下模。
② 點觸式折彎、觸底折彎時→選擇下模的V槽角度為≤88°的下模。
③ 為了減輕工件傷痕→要選下模肩R、V寬較大的下模。
五、怎樣選擇上模?
① 沖壓折彎時→ 適宜選擇上模角度為90°、R為0.2-0.6mm的上模。
② 點觸式折彎、觸底折彎時→ 適宜選擇角度為≤88°的上模。同時,下模的V槽角度要大于等于上模角度。
六、怎樣決定折彎順序?
選定折彎順序時,可將復(fù)雜形狀分割成簡單的形狀,這樣就會比較容易選定。
無錫神沖決定折彎順序的5大基本原則:
① 從工件外側(cè)的折彎線開始折彎。
② 按由短到長的順序折彎。
③從中間立起部(中間折彎)開始折彎。
④能用相同配刀(模具種類)的一起折。
⑤有高折彎邊的折彎放到后折。
七、怎樣計算延伸率?
使用折彎控制系統(tǒng)NC的編程模式中的直接輸入或角度輸入時,需要根據(jù)折彎順序進行展開計算、并在NC中輸入L值,折彎邊尺寸等數(shù)據(jù)。
八、怎樣判斷能否進行加工?
折彎類型不同,判斷能否進行折彎的標準也不同。今天我們主要以V型折彎為例,判斷能否進行折彎。
影響因素1:V寬
1、機器能力能否滿足所用V寬對應(yīng)的壓力?
V寬:連接下模斜面上端兩點的距離。
V寬=6~8t(觸底折彎)
內(nèi)R≤1/6V (內(nèi)R≤1t~2t)
2、SPC材質(zhì)每米所需的折彎壓力用P來表示:
P=68×t×t÷V
因此,我們需要注意以下2點:
1、所用折彎機的加工能力必須大于等于所選V寬對應(yīng)的壓力。
2、折彎長度過長,可能超過折彎機的加工能力范圍。
影響因素2:小折彎邊
1、折彎邊高度是否比V寬小折彎邊高?
小折彎邊:一般指,相對于90°折彎時所用的V寬,可進行折彎的小折彎邊的高度。
小折彎邊高度b來表示:
b=V/1.4
因此,我們需要注意以下2點:
1、折彎邊高度必須大于V寬對應(yīng)的小折彎邊高度。
2、如果折彎邊高度小于V寬對應(yīng)的小折彎邊高度,就需要選擇更小的V寬進行加工,因此可能產(chǎn)生所需壓力變大,換模次數(shù)變多等情況。
大家看到這里,會不會覺得折彎加工非常麻煩?那么如何更簡單更快更準確無誤地編輯折彎數(shù)據(jù),更快速地生產(chǎn)出更高品質(zhì)的產(chǎn)品呢?以后還會講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