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蘇州市簡介
閱讀:2600 發(fā)布時間:2009-3-26 市名
蘇州市(英語:Suzhou 漢語拼音:Sūzhōu Shì)。古稱吳,現(xiàn)簡稱蘇。
經(jīng)緯度
市中心位于東經(jīng)119°55′-121°20′、北緯30°47′-32°2′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份
江蘇省(Jiangsu Province)
轄區(qū)
11個。蘇州共轄6個市轄區(qū)、代管5個縣級市。
建置
吳:商后期(公元前514年)
吳縣:秦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
吳州:南朝
蘇州: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
中吳:后唐同光二年(924年)
平江府: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
蘇州府:1367年
蘇州市:1949年
蘇州市(省轄)、蘇州專區(qū):1953年
蘇州市(地級):1983年
政府
蘇州市政府位于金閶區(qū)。市委書記王榮,市長閻立。
面積
全市面積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面積1650平方公里。
人口
2008年末全市戶籍總?cè)丝?29.75萬人,其中市區(qū)戶籍人口238.21萬人。暫住登記人口586萬。
民族
蘇州是地處沿海的少數(shù)民族雜散居城市,有47個少數(shù)民族成份,少數(shù)民族人口1.6萬人,占全市總?cè)丝?.4‰;其中回族人口有3700余人,占少數(shù)民族總?cè)藬?shù)23.13%。在47個少數(shù)民族成份中,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民族有:回族、壯族、朝鮮族、苗族、土家族;人口在100人以上的民族有:蒙古族、滿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白族、藏族、維吾爾族、瑤族、畬族、仡佬族等。蘇州市區(qū)有民族成份39個,少數(shù)民族人數(shù)5200余人。其中回族2515人,占少數(shù)民族人口的72%。
宗教
蘇州現(xiàn)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主要宗教場所有:石路太平坊清真寺、城隍廟、玄妙觀、*寺、北塔報恩寺、西園寺、寒山寺、靈巖山寺、圣約翰堂、楊家橋天主堂。 園區(qū)玉皇宮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biāo)準(zhǔn)時間)。UTC+8。
郵政編碼
215000
區(qū)號
0512(+86)
汽車牌照
蘇E
方言
吳語(Goetian)——蘇滬嘉小片
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
2008年蘇州的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GDP)為6698.26億元人民幣,總量居中國大陸第5位(僅次于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華東地區(qū)第二位(僅次于上海)、中國地級市*位。人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為78,236元(超過10,000美元),列中國大陸第二位(僅次于深圳)、華東地區(qū)*位(已超越上海)。
市花
桂花
市樹
香樟
市標(biāo)
蘇州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第15次會議于1995年4月26日通過以水城門、流水、蘇州(用漢語拼音)組成的圓形圖案為蘇州市市標(biāo)。圓形象征日月同輝,天長地久;圖案*的水城門突出了蘇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水城門下面的流水表示蘇州是"江南水鄉(xiāng)";兩個圓形組成的偏心圓展示了蘇州勃勃生機(jī),燦爛輝煌的明天。
蘇州,中國城市,古稱吳,現(xiàn)簡稱蘇,擁有姑蘇、吳都、吳中、東吳、吳門和平江等多個古稱和別稱。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是*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蘇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經(jīng)*批準(zhǔn)的較大的市,江蘇省省轄市,行政級別為地級市,實際享受副省級城市待遇,是江蘇省的經(jīng)濟(jì)、對外貿(mào)易、工商業(yè)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shù)、教育和交通中心。蘇州坐落于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濱,長江南岸的入海口處,京杭大迀河、京滬鐵路和多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蘇州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風(fēng)景旅游城市,也是4個全國重點環(huán)境保護(hù)城市之一。蘇州東鄰上海,瀕臨東海;西抱太湖,背靠無錫,隔湖遙望常州;南臨浙江,與嘉興接壤,所轄太湖水面緊鄰湖州;北枕長江,與南通、泰州隔江相望。市中心西距南京市219千米,東距上海市區(qū)80千米。是江蘇省的東南門戶,上海的咽喉,蘇中和蘇北通往浙江的必經(jīng)之地。蘇州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