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電火花加工原理
閱讀:248 發(fā)布時間:2015-7-18一個電火花線切割步進電機+高頻脈沖電源. 用功率電阻限制工作電流,并檢測該電流,有電流時進步進電機反機,無電流時,步進電機正轉,使工件與電極有間隙放電使工件被氣化.一般是電極接負極,工件接正極 1943年,蘇聯(lián)學者拉扎連科夫婦研究發(fā)明電火花加工,之后隨著脈沖電源和控制系統(tǒng)的改進,而迅速發(fā)展起來。zui初使用的脈沖電源是簡單的電阻-電容回路。 進行電火花加工時,工具電極和工件分別接RC電源的兩極,并浸入中水中。控制工具電極向工件進給,當兩電極間的間隙達到一定距離時,兩電極上施加的電壓將水擊穿,產(chǎn)生火花放電。 在放電的微細通道中瞬時集中大量的熱能,溫度可高達一萬攝氏度以上,壓力也有急劇變化,從而使這一點工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屬材料立刻熔化、氣化,并爆炸式地飛濺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固體的金屬微粒,被水帶走。這時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個微小的凹坑痕跡,放電短暫停歇,兩電極間水恢復絕緣狀態(tài)。 緊接著,RC充電,當電壓又在兩電極相對接近的另一點處擊穿,產(chǎn)生火花放電,重復上述過程。這樣,雖然每個脈沖放電蝕除的金屬量極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萬次脈沖放電作用,就能蝕除較多的金屬,具有一定的生產(chǎn)率。 |
在保持工具電極與工件之間恒定放電間隙的條件下,一邊蝕除工件金屬,一邊使工具電極不斷地向工件進給,zui后便加工出與工具電極形狀相對應的形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