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介紹數(shù)控車床坐標系及坐標參數(shù)
閱讀:2407 發(fā)布時間:2014-7-24
介紹數(shù)控車床坐標系及坐標參數(shù):
一、數(shù)控車床的坐標系
1)標準坐標系是一個右手直角笛卡坐標系用X軸、Z軸組成的直角坐標系進行定位和插補運動。X軸為水平面的前后方向,Z軸為水平面的左右方向。向工件靠近的方向為負方向,離開工件的方向為正方向。如圖示,前、后刀座的坐標系,X方向正好相反,而Z方向是相同的。坐標系的坐標軸的平面與車床的主要導軌相的平面平行。
2)坐標中的各原點
數(shù)控車床的坐標系統(tǒng),包括坐標系、坐標原點和運動方向,對于數(shù)控加工和編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每一個數(shù)控機床的編程者、操作者都必須對數(shù)控車床的坐標系統(tǒng)有一個*而正確的理解,現(xiàn)將數(shù)控車床的一些主要的原點及其機床坐標系和編程坐標系介紹如下:
1)機床原點—機床零點(出廠時制造商確定)。
2)機械原點(機械零點)—機床固定原點或機床參考點(出廠時制造商確定)。但一般的經(jīng)濟型或改造的數(shù)控車床上沒有安裝機械原點。
3)工件編程原點—在工件坐標上,確定工件輪廓坐標值的計算和編程的原點,它屬于一個浮動坐標。
4)程序原點(刀具起始點或參考點)—指刀具(刀尖)為加工程序執(zhí)行時的起點。一般情況下,一個零件加工完畢刀具返回程序原點位置,等候命令執(zhí)行下一個零件的加工。
二、坐標值的確定
在編制加工程序時,為了準確描述刀具運動軌跡,除正確使用準備功能字外還要有符合圖紙輪廓的地址及坐標值。要正確識讀零件圖紙中各坐標點的坐標值,首先要確定工件編程坐標原點,以此建立一個直角坐標系,來進行各坐標點的坐標值的確定。
1)坐標值
在直角坐標系中,所有的坐標點均以直角坐標系中的原點(工件編程原點)為固定的原點,作為坐標位置的起點(0、0),如圖2-5中,O1/02是分別建立在工件上兩個不同的工件編程原點,并以之計算各坐標點的坐標值,箭頭所指的方向為正方向。坐標值是指某坐標點到工件編程原點之間的垂直距離,用X代表徑向,Z代表軸向,且X向在直徑編程時為直徑量(實際距離的2倍),各點的坐標值如下:
以O1為工件編程原點 以O2為工件編程原點
2)增量坐標值(相對坐標值)—指在坐標系中,運動軌跡的終點坐標是以起點計量的,各坐標點的坐標值是相對于前點所在的位置之間的距離(徑向用U表示,軸向用W表示)。
圖中各點的增量坐標值以加工順序是Aˊ→A→B→C→D→E→F→G→H→I為例,則各坐標點的增量坐標值為:A點U-80、W-40(相對于A′點),B點U16、W-8(相對于A點),C點U0、W-4(相對于B點),D點U4、W0,E點U8、W-10,F(xiàn)點U0、W-8,G點U-8、W0,H點U0、W-9,I點U-2、W-1。
從以上各點坐標值不難看出,各點的增量坐標值都是相對于前一個點的位置而言的,而不是象坐標值那樣各點都是相對于工件編程原點而言的。
一、數(shù)控車床的坐標系
1)標準坐標系是一個右手直角笛卡坐標系用X軸、Z軸組成的直角坐標系進行定位和插補運動。X軸為水平面的前后方向,Z軸為水平面的左右方向。向工件靠近的方向為負方向,離開工件的方向為正方向。如圖示,前、后刀座的坐標系,X方向正好相反,而Z方向是相同的。坐標系的坐標軸的平面與車床的主要導軌相的平面平行。
2)坐標中的各原點
數(shù)控車床的坐標系統(tǒng),包括坐標系、坐標原點和運動方向,對于數(shù)控加工和編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每一個數(shù)控機床的編程者、操作者都必須對數(shù)控車床的坐標系統(tǒng)有一個*而正確的理解,現(xiàn)將數(shù)控車床的一些主要的原點及其機床坐標系和編程坐標系介紹如下:
1)機床原點—機床零點(出廠時制造商確定)。
2)機械原點(機械零點)—機床固定原點或機床參考點(出廠時制造商確定)。但一般的經(jīng)濟型或改造的數(shù)控車床上沒有安裝機械原點。
3)工件編程原點—在工件坐標上,確定工件輪廓坐標值的計算和編程的原點,它屬于一個浮動坐標。
4)程序原點(刀具起始點或參考點)—指刀具(刀尖)為加工程序執(zhí)行時的起點。一般情況下,一個零件加工完畢刀具返回程序原點位置,等候命令執(zhí)行下一個零件的加工。
二、坐標值的確定
在編制加工程序時,為了準確描述刀具運動軌跡,除正確使用準備功能字外還要有符合圖紙輪廓的地址及坐標值。要正確識讀零件圖紙中各坐標點的坐標值,首先要確定工件編程坐標原點,以此建立一個直角坐標系,來進行各坐標點的坐標值的確定。
1)坐標值
在直角坐標系中,所有的坐標點均以直角坐標系中的原點(工件編程原點)為固定的原點,作為坐標位置的起點(0、0),如圖2-5中,O1/02是分別建立在工件上兩個不同的工件編程原點,并以之計算各坐標點的坐標值,箭頭所指的方向為正方向。坐標值是指某坐標點到工件編程原點之間的垂直距離,用X代表徑向,Z代表軸向,且X向在直徑編程時為直徑量(實際距離的2倍),各點的坐標值如下:
以O1為工件編程原點 以O2為工件編程原點
X | Z | X | Z | ||
A' | 80 | 80 | A' | 80 | 40 |
A | 0 | 40 | A | 0 | 0 |
B | 16 | 32 | B | 16 | -8 |
C | 16 | 28 | C | 16 | -12 |
D | 20 | -8 | D | 20 | -12 |
E | 28 | 18 | E | 28 | -22 |
F | 28 | 10 | F | 28 | -30 |
G | 20 | 10 | G | 20 | -30 |
H | 20 | 1 | H | 20 | -39 |
I | 18 | 0 | I | 18 | -40 |
2)增量坐標值(相對坐標值)—指在坐標系中,運動軌跡的終點坐標是以起點計量的,各坐標點的坐標值是相對于前點所在的位置之間的距離(徑向用U表示,軸向用W表示)。
圖中各點的增量坐標值以加工順序是Aˊ→A→B→C→D→E→F→G→H→I為例,則各坐標點的增量坐標值為:A點U-80、W-40(相對于A′點),B點U16、W-8(相對于A點),C點U0、W-4(相對于B點),D點U4、W0,E點U8、W-10,F(xiàn)點U0、W-8,G點U-8、W0,H點U0、W-9,I點U-2、W-1。
從以上各點坐標值不難看出,各點的增量坐標值都是相對于前一個點的位置而言的,而不是象坐標值那樣各點都是相對于工件編程原點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