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系統(tǒng)及相關的自動化產品主要是為數控機床配套。數控機床是以數控系統(tǒng)為代表的新技術對傳統(tǒng)機械制造產業(yè)的滲透而形成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數控系統(tǒng)裝備的機床大大提高了零件加工的精度、速度和效率。這種數控的工作母機是國家工業(yè)現代化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
數控系統(tǒng)工作流程
1、輸入:零件程序及控制參數、補償量等數據的輸入,可采用光電閱讀機、鍵盤、磁盤、連接上級計算機的DNC 接口、網絡等多種形式。CNC裝置在輸入過程中通常還要完成無效碼刪除、代碼校驗和代碼轉換等工作。
2、譯碼:不論系統(tǒng)工作在MDI方式還是存儲器方式,都是將零件程序以一個程序段為單位進行處理,把其中的各種零件輪廓信息(如起點、終點、直線或圓弧等)、加工速度信息(F 代碼)和其他輔助信息(M、S、T代碼等)按照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解釋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數據形式,并以一定的數據格式存放在的內存單元。在譯碼過程中,還要完成對程序段的語法檢查,若發(fā)現語法錯誤便立即報警。
3、*補償:*補償包括*長度補償和*半徑補償。通常CNC裝置的零件程序以零件輪廓軌跡編程,*補償作用是把零件輪廓軌跡轉換成*中心軌跡。在比較好的CNC裝置中,*補償的工件還包括程序段之間的自動轉接和過切削判別,這就是所謂的C*補償。
4、進給速度處理:編程所給的*移動速度,是在各坐標的合成方向上的速度。速度處理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根據合成速度來計算各運動坐標的分速度。在有些CNC裝置中,對于機床允許的低速度和高速度的限制、軟件的自動加減速等也在這里處理。
5、插補:插補的任務是在一條給定起點和終點的曲線上進行“ 數據點的密化 ”。插補程序在每個插補周期運行一次,在每個插補周期內,根據指令進給速度計算出一個微小的直線數據段。通常,經過若干次插補周期后 ,插補加工完一個程序段軌跡,即完成從程序段起點到終點的“數據點密化”工作。
6、位置控制:位置控制處在伺服回路的位置環(huán)上, 這部分工作可以由軟件實現, 也可以由硬件完成。它的主要任務是在每個采樣周期內,將理論位置與實際反饋位置相比較, 用其差值去控制伺服電動機。在位置控制中通常還要完成位置回路的增益調整、各坐標方向的螺距誤差補償和反向間隙補償,以提高機床的定位精度。
7、I/0 處理:I/O 處理主要處理CNC裝置面板開關信號,機床電氣信號的輸入、輸出和控制(如換刀、換擋、冷卻等)。
8、顯示:CNC裝置的顯示主要為操作者提供方便,通常用于零件程序的顯示、參數顯示、*位置顯示、機床狀態(tài)顯示、報警顯示等。有些CNC裝置中還有*加工軌跡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圖形顯示。
9、診斷:對系統(tǒng)中出現的不正常情況進行檢查、定位,包括聯機診斷和脫機診斷。
廣數數控系統(tǒng)供應商玉環(huán)縣清港機床廠產品根據計算機存儲器中存儲的控制程序,執(zhí)行部分或全部數值控制功能,并配有接口電路和伺服驅動裝置的計算機系統(tǒng)。
廣數數控系統(tǒng)供應商玉環(huán)縣清港機床廠產品通過利用數字、文字和符號組成的數字指令來實現一臺或多臺機械設備動作控制,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機械量和開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