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翔:“攻克一個難題,就收獲一份快樂”
2016年09月14日 15:24機床商務網點擊:4518作者:彭冰
【中國機床商務網 行業(yè)精英】一身油污,眉頭微蹙,鏡片后那雙眼睛,始終若有所思。記者見到李永翔這天,他正率領班組奮戰(zhàn)在檢修現(xiàn)場。
“兩天后必須保證裝置開車!”身為吉林石化建修公司東部檢維修一車間鉗工班長,李永翔經常要與時間賽跑——早一天修好設備故障,讓裝置早一天運轉,企業(yè)就少一天損失。
轉機設備對24小時連續(xù)運轉的化工裝置來說是“心臟”,其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生產能否順利進行。多年來,李永翔不僅用自己“望聞問切”的絕活兒“醫(yī)治”近萬臺(套)的故障機器,還憑借自己超群的技術,完成了進口設備關鍵部件國產化30余項。
“高技能檢修,就像良醫(yī)用藥”
7月23日,周六,下午4時,李永翔正在吉林石化煉油廠重催裝置現(xiàn)場檢修,突然連接3個求助電話:“加氫裂化車間C1101循環(huán)氫壓縮機突發(fā)故障,裝置被迫全部停車!”
李永翔馬上轉戰(zhàn)故障現(xiàn)場“望聞問切”,不到兩分鐘便作出判斷:干氣密封失效!
要拆解這臺設備,一般至少要花費9個多小時,李永翔卻只用了4個多小時。拆檢結果表明,他的診斷絲毫不差。
大家都松了口氣:換個密封就行!
李永翔卻說:“干氣密封正常壽命為3年,為何這個密封只用了13個月就失效?必須找到深層病因!不然,換上新密封,也恐壽數(shù)難長!”
兩晚一天間,李永翔只睡了3個小時,終于揪出了故障根源,成功完成所有“手術”。
這樣的緊急出診,在李永翔是家常便飯,不分節(jié)假日。“高技能檢修,就像良醫(yī)用藥”,李永翔對此也習以為常。自1998年技校畢業(yè)后進入吉林石化,18年間,他已妙手“醫(yī)治”轉機設備近萬臺(套)。
“攻克一個難題,就收獲一份快樂”
進口設備價格高昂,一旦“鬧病”,不僅令人頭疼,更令人心疼。
2009年7月,煉油廠價值400萬元的2臺美國產CFR辛烷值檢測機出現(xiàn)毛病,檢測數(shù)據(jù)不,超誤差3個單位,使企業(yè)每天至少損失200萬元。外請專家團隊修理,費用要10萬元/臺次,然而修好不到一周,檢測機又故疾復發(fā),廠領導十分著急。
該機是國際上確定汽油辛烷值大小的設備,檢修技術涉及機械、電氣、儀表、油品調和等多個領域。李永翔不懼挑戰(zhàn),迎難而上。200多頁的設備說明書,他看了又看,搜索相關論文,隨后將該精密儀器大膽“肢解”,上百個零部件逐一排查,僅用時8天就徹底攻克了“數(shù)據(jù)飄移”等頑疾,直到現(xiàn)在,它們還一直在健康運轉。
“按出廠規(guī)定,這2臺儀器需每年檢修一次。也就是說,李永翔不僅為企業(yè)避免了巨額損失,而且每年都可節(jié)約20萬元的外委檢修費用。”車間主任告訴記者。
李永翔有許多帶著油漬的小本子,上面記滿技術難題。2010年7月17日,他用紅筆寫下這樣一句話:“設備不轉,再昂貴也是廢鐵。”
當時,公司一套進口壓縮機組自“上崗”以來就故障不斷,只能備用。李永翔一有時間就蹲在機組旁拆檢、測量、計算……后,他找出9個故障點,又歷時1個月為該設備實施了“開膛手術”,終于令其起死回生。
“攻克一個難題,就收獲一份快樂。”入職迄今,李永翔先后完成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100余項,攻克設備難題500余項,其中近一半是整治“洋設備”的成果。
“翔子”“矛盾樂”
在單位,李永翔有兩個稱謂,一是“翔子”,諧音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意指他執(zhí)著專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是“矛盾樂”,意指他技術超群,精益求精,以破解生產矛盾為樂,是吉化“矛盾樂”精神在當代的杰出代表。
李永翔樂于接受這兩個稱呼。在他眼里,這是一名合格“工匠”應有的基本素質。“企業(yè)產品質量的提升,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的轉型,沒有大批高素質工人是不行的。”他說。
本著一名工匠的拳拳之心,今年8月,李永翔經過2個月反復研究和實驗,為2臺進口往復式壓縮機“移植”了他自主研發(fā)的“國產化器官”。截至目前,他已完成進口設備關鍵部件國產化30余項。
有人估算,李永翔為企業(yè)累計節(jié)創(chuàng)效益在千萬元以上,但在徒弟們看來,師傅無法衡量的巨大價值,還在于將工匠精神傳承給了更多年輕技工。
“就說‘精益求精’這一點吧。”90后青工曹寬對記者說,“前幾天我們搶修一臺氣壓機,關鍵處,在于汽輪機和壓縮機中軸的找正對中。一般而言,對中精度誤差不超過0.06毫米即可。可師傅要求進一步縮小誤差,一直帶我們干到凌晨1點,把誤差控制在了0.02毫米。”
“誤差越小,裝置運行越平穩(wěn);誤差越小,越需要高超技術。”在李永翔毫無保留的言傳身教下,其門下弟子去年一舉摘得第七屆全國石油與化工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團體賽,曹寬還將個人賽一并攬入懷中。
也是在2015年,37歲的李永翔光榮地被評為全國勞模。 (原標題:身邊的大國工匠:“攻克一個難題,就收獲一份快樂”)
(本文來源:工人日報)
“兩天后必須保證裝置開車!”身為吉林石化建修公司東部檢維修一車間鉗工班長,李永翔經常要與時間賽跑——早一天修好設備故障,讓裝置早一天運轉,企業(yè)就少一天損失。
李永翔
就像急診醫(yī)生與奪命急癥賽跑,這種較量,需要的醫(yī)術,也需要高度的敬業(yè)精神。轉機設備對24小時連續(xù)運轉的化工裝置來說是“心臟”,其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生產能否順利進行。多年來,李永翔不僅用自己“望聞問切”的絕活兒“醫(yī)治”近萬臺(套)的故障機器,還憑借自己超群的技術,完成了進口設備關鍵部件國產化30余項。
“高技能檢修,就像良醫(yī)用藥”
7月23日,周六,下午4時,李永翔正在吉林石化煉油廠重催裝置現(xiàn)場檢修,突然連接3個求助電話:“加氫裂化車間C1101循環(huán)氫壓縮機突發(fā)故障,裝置被迫全部停車!”
李永翔馬上轉戰(zhàn)故障現(xiàn)場“望聞問切”,不到兩分鐘便作出判斷:干氣密封失效!
要拆解這臺設備,一般至少要花費9個多小時,李永翔卻只用了4個多小時。拆檢結果表明,他的診斷絲毫不差。
大家都松了口氣:換個密封就行!
李永翔卻說:“干氣密封正常壽命為3年,為何這個密封只用了13個月就失效?必須找到深層病因!不然,換上新密封,也恐壽數(shù)難長!”
兩晚一天間,李永翔只睡了3個小時,終于揪出了故障根源,成功完成所有“手術”。
這樣的緊急出診,在李永翔是家常便飯,不分節(jié)假日。“高技能檢修,就像良醫(yī)用藥”,李永翔對此也習以為常。自1998年技校畢業(yè)后進入吉林石化,18年間,他已妙手“醫(yī)治”轉機設備近萬臺(套)。
“攻克一個難題,就收獲一份快樂”
進口設備價格高昂,一旦“鬧病”,不僅令人頭疼,更令人心疼。
2009年7月,煉油廠價值400萬元的2臺美國產CFR辛烷值檢測機出現(xiàn)毛病,檢測數(shù)據(jù)不,超誤差3個單位,使企業(yè)每天至少損失200萬元。外請專家團隊修理,費用要10萬元/臺次,然而修好不到一周,檢測機又故疾復發(fā),廠領導十分著急。
該機是國際上確定汽油辛烷值大小的設備,檢修技術涉及機械、電氣、儀表、油品調和等多個領域。李永翔不懼挑戰(zhàn),迎難而上。200多頁的設備說明書,他看了又看,搜索相關論文,隨后將該精密儀器大膽“肢解”,上百個零部件逐一排查,僅用時8天就徹底攻克了“數(shù)據(jù)飄移”等頑疾,直到現(xiàn)在,它們還一直在健康運轉。
“按出廠規(guī)定,這2臺儀器需每年檢修一次。也就是說,李永翔不僅為企業(yè)避免了巨額損失,而且每年都可節(jié)約20萬元的外委檢修費用。”車間主任告訴記者。
李永翔有許多帶著油漬的小本子,上面記滿技術難題。2010年7月17日,他用紅筆寫下這樣一句話:“設備不轉,再昂貴也是廢鐵。”
當時,公司一套進口壓縮機組自“上崗”以來就故障不斷,只能備用。李永翔一有時間就蹲在機組旁拆檢、測量、計算……后,他找出9個故障點,又歷時1個月為該設備實施了“開膛手術”,終于令其起死回生。
“攻克一個難題,就收獲一份快樂。”入職迄今,李永翔先后完成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100余項,攻克設備難題500余項,其中近一半是整治“洋設備”的成果。
“翔子”“矛盾樂”
在單位,李永翔有兩個稱謂,一是“翔子”,諧音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意指他執(zhí)著專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是“矛盾樂”,意指他技術超群,精益求精,以破解生產矛盾為樂,是吉化“矛盾樂”精神在當代的杰出代表。
李永翔樂于接受這兩個稱呼。在他眼里,這是一名合格“工匠”應有的基本素質。“企業(yè)產品質量的提升,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的轉型,沒有大批高素質工人是不行的。”他說。
本著一名工匠的拳拳之心,今年8月,李永翔經過2個月反復研究和實驗,為2臺進口往復式壓縮機“移植”了他自主研發(fā)的“國產化器官”。截至目前,他已完成進口設備關鍵部件國產化30余項。
有人估算,李永翔為企業(yè)累計節(jié)創(chuàng)效益在千萬元以上,但在徒弟們看來,師傅無法衡量的巨大價值,還在于將工匠精神傳承給了更多年輕技工。
“就說‘精益求精’這一點吧。”90后青工曹寬對記者說,“前幾天我們搶修一臺氣壓機,關鍵處,在于汽輪機和壓縮機中軸的找正對中。一般而言,對中精度誤差不超過0.06毫米即可。可師傅要求進一步縮小誤差,一直帶我們干到凌晨1點,把誤差控制在了0.02毫米。”
“誤差越小,裝置運行越平穩(wěn);誤差越小,越需要高超技術。”在李永翔毫無保留的言傳身教下,其門下弟子去年一舉摘得第七屆全國石油與化工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團體賽,曹寬還將個人賽一并攬入懷中。
也是在2015年,37歲的李永翔光榮地被評為全國勞模。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467cc.cn/。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