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卡:車銑復合加工解決加工難題 改變金屬切削世界
2013年08月19日 13:51來源:中國機床商務網>>進入該公司展臺點擊:768
【中國機床商務網】導讀:一直以來,伊斯卡都在開創(chuàng)、改進新產品和推行的切削理念上給整個行業(yè)帶來了許多改變。在生產制造中引入車銑復合加工可解決加工難題,并大幅提高產量。在擁有適合的現(xiàn)代化機床及經過正確選擇的切削刀具時,采用相對新的、代表未來加工發(fā)展方向的加工方式提高生產率已成為可能。伊斯卡可轉位面銑刀用于車銑復合加工具有優(yōu)異的表現(xiàn)。
近些年隨著多任務機床的推廣,車銑復合加工展示了它自身的優(yōu)勢。車銑復合加工是通過銑刀加工旋轉工件進行加工的過程,這種工藝綜合了銑削及車削技術的眾多優(yōu)點,在工作中提高了生產效率。
數(shù)控機床雖被廣泛接受和使用,但金屬切削機床的發(fā)展依然過于傳統(tǒng),特定機床都按照車削、銑削和鉆削等各自的功能進行發(fā)展。如果夾持銑刀或鉆頭這類旋轉刀具的加工中心能整合用于數(shù)控車削加工,那么通過減少工件的裝夾次數(shù)以及從這臺機床移至另一臺機床的次數(shù),可縮短停機時間,提高加工效率;這種增效訴求,引發(fā)了在傳統(tǒng)數(shù)控車床上加裝旋轉動力頭的變革,也由此實現(xiàn)了車銑復合加工。
車銑復合加工有著自己的應用領域和優(yōu)勢。*,加工非連續(xù)表面可導致斷續(xù)切削,如加工各種槽及清根等情況時。在經典車削加工中,此操作可產生不利于加工的沖擊載荷,導致加工表面質量差及刀具的提前磨損。在車銑復合加工中,所采用的刀具為銑刀,銑削本身就是在負載周期性地變化中進行斷續(xù)切削。
第二,被加工材料為長切屑材料時。在車削加工中,切屑成形是難以對付的事情;為車刀尋找到合適的斷屑槽也并非那么容易完成的任務。應用于車銑復合加工的銑刀產生的是短切屑,這顯著提高了對切屑的控制。
第三,以加工帶偏心軸頸的曲軸及主軸為例,在車削加工中,諸如曲軸頸,偏心凸輪等工件的偏心質量可導致不平衡力的產生,對加工產生不利的影響,而車銑復合加工因工件的低轉速而避免了這樣的負面影響。
在生產制造中引入車銑復合加工不僅解決加工難題還大幅度的提高產量。采用相對新的加工方式,在擁有適合的現(xiàn)代化機床及經過正確選擇的切削刀具時,將會大幅度提供生產率。
伊斯卡可轉位面銑刀用于車銑復合加工具有優(yōu)異的表現(xiàn)。然而,采用車銑復合加工方法進行生產制造,需要明確刀具與工件的相對位置,正確地選取刀片形狀及加工路徑。比如,刀具位置對形狀誤差產生影響;刀片形狀對被加工表面質量產生影響。通常會采用帶修光刀片的銑刀獲得zui終的工件形狀。實施車銑復合加工需充分考慮刀具的選擇及切削參數(shù)的確定,并需要經過試切驗證。
1976年伊斯卡推出自夾式切斷刀,突破了切斷的常規(guī)設計,打破了切斷直徑受限的瓶頸,開創(chuàng)了自夾式切槽切斷刀的時代;1985年伊斯卡革命性的霸王刀,多方向的切削功能為行業(yè)確立一個新標準——車削切槽刀;1991年伊斯卡螺旋刃銑刀片改變了直刃銑刀片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更輕快銑削的時代;1998年伊斯卡機夾變色龍鉆頭,可換鉆頭的結構設計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工業(yè)名詞“無對刀時間”;2002年五角霸王刀、2005年立裝螺旋刃、2007年束魔涂層……。這些凝結著伊斯卡人智慧的產品,不斷升級我們的加工技術,改變著我們的金屬切削世界,
在生產制造中引入車銑復合加工可解決加工難題,并大幅提高產量。在擁有適合的現(xiàn)代化機床及經過正確選擇的切削刀具時,采用相對新的、代表未來加工發(fā)展方向的加工方式提高生產率已成為可能。
近些年隨著多任務機床的推廣,車銑復合加工展示了它自身的優(yōu)勢。車銑復合加工是通過銑刀加工旋轉工件進行加工的過程,這種工藝綜合了銑削及車削技術的眾多優(yōu)點,在工作中提高了生產效率。
數(shù)控機床雖被廣泛接受和使用,但金屬切削機床的發(fā)展依然過于傳統(tǒng),特定機床都按照車削、銑削和鉆削等各自的功能進行發(fā)展。如果夾持銑刀或鉆頭這類旋轉刀具的加工中心能整合用于數(shù)控車削加工,那么通過減少工件的裝夾次數(shù)以及從這臺機床移至另一臺機床的次數(shù),可縮短停機時間,提高加工效率;這種增效訴求,引發(fā)了在傳統(tǒng)數(shù)控車床上加裝旋轉動力頭的變革,也由此實現(xiàn)了車銑復合加工。
車銑復合加工有著自己的應用領域和優(yōu)勢。*,加工非連續(xù)表面可導致斷續(xù)切削,如加工各種槽及清根等情況時。在經典車削加工中,此操作可產生不利于加工的沖擊載荷,導致加工表面質量差及刀具的提前磨損。在車銑復合加工中,所采用的刀具為銑刀,銑削本身就是在負載周期性地變化中進行斷續(xù)切削。
第二,被加工材料為長切屑材料時。在車削加工中,切屑成形是難以對付的事情;為車刀尋找到合適的斷屑槽也并非那么容易完成的任務。應用于車銑復合加工的銑刀產生的是短切屑,這顯著提高了對切屑的控制。
第三,以加工帶偏心軸頸的曲軸及主軸為例,在車削加工中,諸如曲軸頸,偏心凸輪等工件的偏心質量可導致不平衡力的產生,對加工產生不利的影響,而車銑復合加工因工件的低轉速而避免了這樣的負面影響。
在生產制造中引入車銑復合加工不僅解決加工難題還大幅度的提高產量。采用相對新的加工方式,在擁有適合的現(xiàn)代化機床及經過正確選擇的切削刀具時,將會大幅度提供生產率。
伊斯卡可轉位面銑刀用于車銑復合加工具有優(yōu)異的表現(xiàn)。然而,采用車銑復合加工方法進行生產制造,需要明確刀具與工件的相對位置,正確地選取刀片形狀及加工路徑。比如,刀具位置對形狀誤差產生影響;刀片形狀對被加工表面質量產生影響。通常會采用帶修光刀片的銑刀獲得zui終的工件形狀。實施車銑復合加工需充分考慮刀具的選擇及切削參數(shù)的確定,并需要經過試切驗證。
1976年伊斯卡推出自夾式切斷刀,突破了切斷的常規(guī)設計,打破了切斷直徑受限的瓶頸,開創(chuàng)了自夾式切槽切斷刀的時代;1985年伊斯卡革命性的霸王刀,多方向的切削功能為行業(yè)確立一個新標準——車削切槽刀;1991年伊斯卡螺旋刃銑刀片改變了直刃銑刀片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更輕快銑削的時代;1998年伊斯卡機夾變色龍鉆頭,可換鉆頭的結構設計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工業(yè)名詞“無對刀時間”;2002年五角霸王刀、2005年立裝螺旋刃、2007年束魔涂層……。這些凝結著伊斯卡人智慧的產品,不斷升級我們的加工技術,改變著我們的金屬切削世界,
在生產制造中引入車銑復合加工可解決加工難題,并大幅提高產量。在擁有適合的現(xiàn)代化機床及經過正確選擇的切削刀具時,采用相對新的、代表未來加工發(fā)展方向的加工方式提高生產率已成為可能。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467cc.cn/。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yè)發(fā)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guī)遭投訴的,一律由發(fā)布企業(yè)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