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 *加工中心 | 品牌 | 沈陽 | 型號 | VMC850 | 重量 | 123456(kg) | 主電機功率 | 12345(kw) | 界面語言 | 中文 | 主軸轉速范圍 | 1223456(rpm) | 定位精度 | 53231 | *數(shù)量 | 20 | 三軸行程(X*Y*Z) | 88888 | T型槽尺寸(寬*數(shù)量) | 8888888 | 動力類型 | 氣動 | 布局形式 | 立式 | 作用對象 | 五金 | 適用行業(yè) | 通用 | 產(chǎn)品類型 | 全新 | 是否庫存 | 是 | | |
沈陽立式加工中心 | VMC系列立式加工中心采用機電液一體化結構,整體布局緊湊合理,占地面積小,安裝、維修方便。 | 該系列機床工作臺采用十字滑臺運動,單立柱結構配備高速主軸,強力*冷卻及沖屑功能,提供潔凈的工作空間。 | 該系列機床采用封閉式防護結構,提高生產(chǎn)安全性并減少對生產(chǎn)作業(yè)環(huán)境的污染。該系列機床關鍵的外購件采用進口組件,使整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耐用度。 | | □VMC系列立式加工中心主要用于、航天、汽車、模具、 | 儀器、儀表等機械加工行業(yè),加工各種精度高、工序多、 | 形狀復雜的零件。可用于中小批多品種的生產(chǎn),也可進入 | 自動生產(chǎn)線進行批量生產(chǎn)。 | | VMC850系列結構特點 | □主要鑄件均采用高強度鑄鐵,鑄件內部布置合理,造型為 | 樹脂砂工藝,熱處理方法消除應力,使機床具有良好的 | 剛性與吸震性,有效的抑制了切削力導致機床的振動。 | □三軸的滾珠絲杠經(jīng)預緊后消除了軸間的間隙,增加了傳動 | 精度,使各軸均有良好的定位精度與重復定位精度。 | □采用容積式配油器,定時定量向各潤滑部位注油,保證各 | 滑動面均勻潤滑,有效的減少了滑動摩擦阻力。 | □X、Y軸直線導軌的采用,提高了其快速移動,縮短了輔助工時。 | □Z軸采用方型滑動導軌形式,提高了機床的切削穩(wěn)定性。 | □斗笠式刀庫使換刀過程變的簡單、易行、可靠。 | 項目 | 單位 | VMC850 | 主軸錐孔 | - | BT40 | 主軸轉速范圍 | r/min | 50-6000 | 主軸大輸出扭距 | Nm | 52.5 | 大*長度 | mm | 300 | 大*重量 | kg | - | 刀庫形式 | - | 斗笠式 | 刀庫容量 | 把 | 16 | 換刀時間 | s | 7(刀對刀) | 選刀方式 | - | 雙向就近選刀 | *大直徑 | mm | Φ80 | X軸快移速度 | m/min | 24 | Y軸快移速度 | m/min | 24 | Z軸快移速度 | m/min | 15 | 工作臺面積(長×寬) | mm | 500×1000 | 工作臺大負載 | kg | 500 | T型槽尺寸 | mm | 18×5 | 工作臺縱向行程 X | mm | 850 | 滑座橫向行程 Y | mm | 500 | 主軸箱大行程 Z軸 | mm | 630 | 定位精度 | mm | X、Y、Z:±0.005/300 | 重復定位精度 | mm | X、Y、Z:±0.003 | 進給速度 | mm/min | 1-10000 | 主軸端面距工作臺表面距離 | mm | 小150;大780 | 主電機功率 | kW | 11月15日 | 機床凈重 | kg | 6000 | 機床毛重 | kg | - | 機床包裝尺寸(長×寬×高) | mm | - | 數(shù)控系統(tǒng) | - | 標準配置FANUC 0i-MC | 機床外形尺寸(長×寬×高) | mm | 2700×2456×3080 | 導軌形式 | - | - | 加工中心的結構組成 1加工中心的基本組成殛性能要求 (1)加工中心的基本構成 加工中心有各種類型,雖然外形結構各異,但總體上是由以下幾大部分組成。 ①基礎部件。由床身、立柱和工作臺等大件組成,它們是加工中心結構中的基礎部件。這些大件有鑄鐵件,也有焊接的鋼結構件,它們要承受加工中心的靜載荷以及在加工時的切削負載,因此必須具備更高的靜動剛度,也是加工中心中質量和體積大的部件。 ②主軸部件。由主軸箱、主軸電機、主軸和主軸軸承等零件組成。主軸的啟動、停止等動作和轉速均由數(shù)控系統(tǒng)控制,并通過裝在主軸上的*進行切削。主軸部件是切削加_[的功率輸出部件,是加T中心的關鍵部件,其結構的好壞,對加工中心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③數(shù)控系統(tǒng)。由cNc裝置、可編程序控制器、伺服驅動裝置以及電動機等部分組成.是加工中心執(zhí)行順序控制動作和控制加工過程的中心。 ④自動換刀裝置(ATc)。加工中心與一般數(shù)控機床的顯著區(qū)別是具有對零件進行多1二序加工的能力,有一套自動換刀裝置。 (2)加工中心時結構的要求 ①具備更高的靜動剛度。加工中心價格昂貴,其加工費用比傳統(tǒng)機床要高得多,這就要求必須采取措施大幅度地壓縮單件加工時間。壓縮單件加工時間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新型*材料的發(fā)展,使切削速度成倍地提高,大大縮短了切閣時間;另一方面.采用自動換刀系統(tǒng),加快裝夾變換等操作,這衛(wèi)大大減少了輔助時間,這些措施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獲得了好的經(jīng)濟效益,然而,也明顯地增加了機床的負載及運轉時間。另外,機床床身、導軌、T作臺、刀架和主軸箱等部件的結構剛度將影響它們本身的幾何精度及因變形所產(chǎn)生的誤差。所有這些都要求數(shù)控機麻具有更高的靜剛度。 切削過程中的振動不僅直接影響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還會降低*使用壽命,影響生產(chǎn)。而加工中心義是連續(xù)作業(yè),不可能在加工中作人為調整(如改變切削用量或改變*的幾何角度)來消除或減少振動,因此,還必須提高加工中心的剛度。 在設汁加工中心結構時考慮到這些因素,其基礎太件通常采用封閉箱形結構,合理地布置加強筋板以及加強各部件的接觸剛度,有效地提高了機床的靜剛度。另外,調整構件的質量可改變系統(tǒng)的自振頻率,增加阻尼可以改善機床的阻尼特性t是提高機床動剛度的有效措施。 ②有更小的熱變形。加工中心在加工中受切削熱、摩擦熱等內外熱潦的影響.各部件將發(fā)生不同程度的熱變形,這將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由于加工中心的主軸轉速、進給速度丑切削量等都大于傳統(tǒng)機床,而且工藝過程自動化-常常是連續(xù)加工,因而產(chǎn)生的熱量也多于傳統(tǒng)機床,這就要求必須采取措施減少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主要措施有:對發(fā)熱源采取有效的液冷、風冷等方法來控翩溫升;改善機床結構,使構件的熱變形發(fā)生在非誤差敏感方向上。例如臥式加工中心的立柱采用框式雙立柱結構,左右對稱,熱變形對主軸軸線產(chǎn)生垂直方向的平移,它可以由坐標修正量進行補償,減少發(fā)熱,盡可能將熱源從主機中分離出去。 ③運動件聞的摩擦小并消除傳動系統(tǒng)間隙。加工中心工作臺的位移量以脈沖當量作為它的小單位,在對刀、工件找正等情況下。工作臺常以低的速度運動。這就要求工作臺能對數(shù)控裝置發(fā)出的指令作出準確響應,它與運動件的摩擦特性有關。加工中心采用滾動導軌和靜壓導軌,滾動導軌和靜壓導軌的靜摩擦力較小.并且在潤滑油的作用下,它們的摩擦力隨運動速度的加大,造就有效地姑免了低速爬行現(xiàn)象,從而使加中心的運動平穩(wěn)性和定位精度都有所提高。進給系統(tǒng)中采用滾絲杠代替滑動絲杠,也是基于同樣的道理。另外,采用脈沖補償裝置進行螺距補償,消除了進給傳動系統(tǒng)的間隙,也有機床采用無間隙傳動副。 ④壽命長、精度保持性好。良好的潤滑系統(tǒng)保證了加工中心的壽命,導軌、進給絲杠及主軸部件都采用新型的耐磨材料,使加工中心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保持良好的精度。 ⑤加工中心采用多主軸、多刀架及自動換刀裝置,一次裝夾完成多工序的加工,節(jié)省了大量裝卡換刀進問。由于不需要人丁操作,故采用了封閉或半封閉式加丁,使人機界面明快、干凈、協(xié)調。機床各部分的互鎖能力強.可防止事故發(fā)生,改善了操作者的觀察、操作和維護條件,并設有緊急停車裝置,以避免發(fā)生意外事故。所有操作都集中在一個操作面板上,一目了然,減少了誤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