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高厭氧反應器工業(yè)污水處理
IC高厭氧反應器工業(yè)污水處理
常見基本概念
厭氧:污水生物處理中,沒有溶解氧也沒有硝態(tài)氮的環(huán)境狀態(tài)。溶解氧在0.2mg/L以下。
缺氧:污水生物處理中,溶解氧不足或沒有溶解氧但有硝態(tài)氮的環(huán)境狀態(tài)。溶解氧在0.2-0.5mg/L左右。
好氧:污水生物處理中,有溶解氧或兼有硝態(tài)氮的狀態(tài)。溶解氧在2.0mg/L以上。
曝氣:只將空氣中的氧強制向液體中專一的過程,其目的是獲得足夠的溶解氧。此外,曝氣還有防止懸浮體下沉,加強池內有機物與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觸的目的,從而保證池內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條件下,對污水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活性污泥:由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等各種生物和金屬氫氧化物等無機物所形成的污泥狀的絮凝物。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在污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
生物膜法:使廢水接觸生長在固定支撐物表面的生物膜,利用生物膜降解或轉化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
氣浮:氣浮法是在水中通入或產生大量的微細氣泡,使其附著在懸浮顆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狀態(tài),利用浮力原理使它浮在水面,從而獲得固液分離的方法。產生微氣泡的方式有曝氣和溶氣等。
混凝:混凝的目的在于通過向水中投加一些藥劑(混凝劑或助凝劑),使水中難以沉淀的膠體顆粒物能相互聚合,長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這個方法稱為混凝沉淀。
過濾:在水處理過程中,過濾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狀填料層截留水中懸浮物質,從而使水獲得澄清的工藝流程。過濾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懸浮或膠體物質,特別是能有效去除沉淀技術不能去除的微笑粒子和細菌等,對COD和BOD也有某種程度的去除效果。
沉淀:利用懸浮物和水的密度差,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懸浮物的過程。
三、常用藥劑
PAC:聚合氯化鋁 燒堿:NaOH
熟石灰:Ca(OH)2 生石灰:CaO
PAM:聚丙烯酰胺 純堿:Na2CO3
四、污水處理方法
(一)活性污泥法
1、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一般指需氧活性污泥過程Aerobic Wastewater Process)。
2、A/O
A/O是Anoxic/Oxic的縮寫,它的*性是除了使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還具有一定的脫氮除磷功能,是將厭氧水解技術用為活性污泥的前處理,所以A/O法是改進的活性污泥法。
(1)基本原理: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聯(lián)在一起,A段DO(溶解氧)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異養(yǎng)菌將污水中的淀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yǎng)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yǎng)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tài)氮(N2)完成C、N、O在生態(tài)中的循環(huán),實現(xiàn)污水無害化處理。
(2)主要工藝缺點:缺氧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機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減輕其后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反硝化反應產生的堿度可以補償好氧池中進行硝化反應對堿度的需求。 好氧在缺氧池之后,可以使反硝化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質。BOD5的去除率較高可達90~95%以上,但脫氮除磷效果稍差,脫氮效率70~80%,除磷只有20~30%。盡管如此,由于A/O工藝比較簡單,也有其突出的特點,目前仍是比較普遍采用的工藝。該工藝還可以將缺氧池與好氧池合建,中間隔以檔板,降低工程造價,所以這種形式有利于對現(xiàn)有推流式曝氣池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