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樣,都是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有機物的方法。但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處于懸浮生長的狀態(tài),所以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tǒng)又稱為懸浮生長系統(tǒng)。而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則附著在某些物質的表面,所以生物膜法處理系統(tǒng)又稱為附著生長系統(tǒng)。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法等。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污水與生物膜的相對運動,使污水與生物膜接觸,進行固液兩相的物質交換,并在膜內進行有機物的生物氧化,使污水得到凈化。與微生物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它有以下優(yōu)點: 由于存在許多硝化細菌,因此具有較高的脫氮能力; 生物膜中存在的微生物具有多樣性,包括好氧菌、厭氧菌、真菌和藻類等,使其在去除污染物方面具有廣譜性; 大量的微生物生長占據(jù)了整個反應器的空間,單位體積的生物量遠比活性污泥法高,因此單位體積的處理能力也大; 膜法中的微生物的食物鏈比活性污泥法長,產(chǎn)生的污泥大都被生物消耗,因此剩余污泥少; 系統(tǒng)維護方便,能耗低,無需污泥回流; 該系統(tǒng)的微生態(tài)復雜,對水力和有機負荷變化的承受能力強,操作穩(wěn)定。張掖市地埋式一體化屠宰污水處理設備
1) 生物濾池
1893年在英國嘗試將污水在粗濾料上噴酒進行凈化試驗,取得良好的效果,這種工藝得到*,命名為生物過濾法,處理構筑物則稱為生物濾池,開始用于污水處理實踐,并迅速地在歐洲一些國家得到應用。早期出現(xiàn)的生物濾池處理負荷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高負荷生物濾池孕育而生。20世紀50年代,原民主德國有人按化學工業(yè)中填料塔方式,建造了塔式生物濾池,這種池子通風暢行,凈化功能良好,使占地面積大的問題進一步得到解決。張掖市地埋式一體化屠宰污水處理設備
2) 生物轉盤
生物轉盤是于20世紀60年代由原聯(lián)邦德國所開創(chuàng)的一種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原聯(lián)邦德國斯圖加特工業(yè)大學勃別爾(Popel) 教授和哈特曼(Hartman) 教授對生物轉盤技術的實用化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和理論探討工作,并于1964 年發(fā)表了題為“生物轉盤的設計、計算與性能”的論文,就此奠定了生物轉盤技術發(fā)展的基礎。生物轉盤初期用于生活污水處理,后推廣到城市污水處理和有機工業(yè)廢水的處理。處理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當前,生物轉盤處理技術已被*為是一種凈化效果好、能源消耗低的生物處理技術。
3) 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創(chuàng)的一種污水處理技術,在一些國家特別是日本、美國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和應用,廣泛應用于處理生活污水和食品加工等工業(yè)廢水,還可用于地表微污染原水的生物預處理,生物接觸氧化法在我國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除生活污水外,還應用于石油化工、農藥、印染、紡織、造紙、食品加工等工業(yè)廢水處理,都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技術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在池內填充填料,已經(jīng)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經(jīng)填料,污水與填料上布滿的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新陳代謝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物得到去除,因此又稱為“淹沒式生物濾池”; 二是采用與曝氣池相同的曝氣方法,向微生物提供所需的氧氣,并起到混合攪拌的作用,這種方式相當于在曝氣池內填充微生物棲息的填料,因此又稱為“接觸曝氣法”。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污水生物處理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和應用,已在*范圍內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且出現(xiàn)了許多新型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并正朝著自動控制的方向發(fā)展。